《档案》为您讲述一代代莫高窟人扎根大漠、守护敦煌的故事北京时间:敦煌竟然有一群壁画医生让“一眼千…

发布时间:2024-09-16 19:32:51    浏览:

  今年,是敦煌研究院建院80周年。80年,对于历史长河而言,不过是弹指一挥间。然而,对于敦煌研究院而言,却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,记录着一代代莫高窟人扎根大漠、守护敦煌的壮丽篇章。今晚,由北京银行独家冠名、泸州老窖1952特约播映的《档案》特意来到敦煌,为您讲述莫高窟人80年来的峥嵘岁月!

  1946年,被誉为“大漠隐士”的段文杰来到敦煌,开始了他的敦煌梦。他扎根大漠六十载,曾临摹敦煌壁画380多幅,这一临摹纪录至今无人打破,代表了壁画临摹的最高水平。其中,最著名的便是盛唐时期的《都督夫人礼佛图》。

  为了还原壁画原貌,他们每天追着太阳跑,搭着人字梯爬上爬下,甚至为此付出了健康的代价。莫高窟前有红柳、老榆树、钻天杨和银白杨等,其中尤以银白杨最引人注目。在段文杰的儿子看来,“父亲就是一株银白杨,无论风和日丽还是漫天黄沙,他都会在这里扎根,稳如泰山。” 择一事,终一生,段文杰用六十年的生命,诠释了“莫高精神”的坚守与奉献!

  1963年,25岁的樊锦诗作为北大考古系实习生来到敦煌,被莫高窟的壁画深深震撼。然而,这里的条件相当艰苦,樊锦诗因身体出现了问题,提前结束了实习。然而,她始终无法割舍对敦煌的热爱,再次回到了这里,一来就是一辈子。

  樊锦诗40年如一日在洞窟中记录研究,与团队完成了《敦煌石窟全集》第一卷《莫高窟第266~275窟考古报告》,这是中国第一份正规的石窟寺考古报告。国学大师、敦煌学大家饶宗颐先生评价它:“既真且确,精致绝伦,敦煌学又进一境,佩服之至。” 石窟寺考古相比墓葬考古更为复杂,几乎是从零做起。石窟寺考古是如何进行的呢?为了让莫高窟“容颜永驻”,他们又付出了怎样的努力?今晚的节目为您揭秘!

  80年来,一代代莫高窟人用青春和热血,守护着敦煌,让千年文物焕发出新的生命。酥碱,有着壁画“癌症”之称。这是敦煌石窟壁画中最严重、对壁画危害最大且最难治理的病害之一。为了攻克“癌症”,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历时几年研究,才找到酥碱病害产生的“元凶”——可溶盐。

  不仅如此,他们历时7年尝试了80多种配方,成功研发 “灌浆脱盐”技术,把盐从壁画中脱离出来,彻底根治了壁画“癌症”,这在中国壁画保护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。然而,壁画病害不止酥碱,还有起甲、疱疹、龟裂、盐霜、空鼓等20余种。这群“壁画医生”是如何分析“病症”,并且“对症下药”的?

  今日21:05,由北京银行独家冠名、泸州老窖1952特约播映的《档案》即将播出,敬请关注!

  原标题:《《档案》为您讲述一代代莫高窟人扎根大漠、守护敦煌的故事北京时间:敦煌竟然有一群壁画医生,让“一眼千年”的惊艳再续千年!》

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